全国政协 河南省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河南省智慧政协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发言摘登 > 详细

聚焦民生  服务至上有效提升黄河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李磊委员的发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黄河作为新乡市重要的过境水源,境内河道长165千米,流域面积4100平方千米,涉及人口316万。黄河新乡段现有引黄涵闸12处,主要向原阳县、封丘县、长垣市、安阳市等地区供水,设计流量25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442万亩。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黄河新乡段水资源开发利用从单一满足农业灌溉逐渐发展成为兼顾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城市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多种需求的格局。但是,也存在着水资源指标约束日益显现、利用效率普遍不高、供需缺口逐渐增大、部分涵闸引水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解决。

        一是水资源指标约束日益显现。一方面,灌区经过多年节水改造建设,能够结余一定农业用水指标。灌区多年农业用水(农业灌溉+调蓄工程)均未突破许可水量,年均尚有1137.9万立方米的指标。另一方面,生产生活用水规模逐步增大,全市现状工业用水指标缺口2587万立方米,现行供水指标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二是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农业用水方面,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高,农业节水灌溉面积不足三成;工业用水方面,新乡市万元GDP用水量与河南省其他地市相比处在下游;生活用水方面,跑冒滴漏现象时有发生,高耗水产业存在中水利用不充分,节水设施不足等问题。

        三是水资源供需缺口逐渐增大。近年来,随着用水需求持续增加,用水缺口越来越大,部分涵闸不同程度的出现“指标不够用”现象,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例如封丘县浅层地下水储存量为2.0739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1.2214亿立方米,年需水量约2.5亿立方米,满足不了当地水资源需求。  

        四是部分涵闸引水能力不足。受河床下切、河势变化、渠道淤积、灌溉工程不配套等因素影响,造成涵闸引水能力下降,特别是非汛期黄河小流量常态化以来,部分涵闸出现了无法正常引水的情况,无法满足用水需求。

        为此,我们建议:

      (一)坚持多措并举,优化调整引黄供水指标。一是优化调整行业引水指标。利用新乡市调整黄河水资源指标的有利时机,将多余的农业用水指标进行调整,增加生活、工业及生态用水指标;二是优化调整区域用水指标。在区域内部,将常年有引水结余的涵闸引水指标调剂到需水量较大的地区,提升水指标利用率。

      (二)坚持节水优先,强化农业节水增效。一是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强化与农业农村、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合作,通过优化调整种植结构、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等方式,大力推进农业节水,提升农业用水效率。二是提升农业生产规模,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等方式提升规模化种植比例,在引黄灌区优化输水、灌水方式,实施科学灌溉,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三)坚持依法管控,强化水资源监管。一是科学调度水资源,充分用好用水计划会商机制,科学编制用水计划,严格编制应急用水计划;二是严格管好水资源,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充分实施引水总量和取水口“双预警”机制和超计划、超许可问题“双超严管”机制,实现用水计划管理全覆盖,倒逼沿黄县(市)区科学用水、高效用水;三是河地融合用好水资源,发挥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作用,在沿黄县(市)区渠道分界处、重要工农业取水口实现实时在线计量,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用水行为。

      (四)坚持“源头治理”,提升涵闸引黄供水能力。一是强化河地融合,通过建设提灌站、渠道清淤等方式提升涵闸引水能力;二是强化引黄涵闸改建,加大引黄涵闸改建项目储备,多争取新建、改建涵闸项目纳入项目库;三是强化洪水资源化利用,在水资源丰富的时候尽可能多的补充地下水源,多开展工程调蓄,提高过境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努力实现洪水资源化。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人民东路甲一号
电话:0373-369955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乡市委员会
豫ICP备2021002182号-1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11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