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 河南省政协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河南省智慧政协平台


您的位置: 首页 > 发言摘登 > 详细

关于加强我市过滤分离产业发展的建议

——李剑涛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的发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0日

        我市过滤分离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约380多家整机及零部件生产的产业集群。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电力、矿山、环保、工程机械、纺织、水处理、医药等领域,并在“神舟”系列飞船、辽宁舰、山东舰等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展现了“新乡制造”“亮眼成绩”。我市也以自主创新能力强劲、检测实验能力领先、技术标准优势突出、集聚发展态势明显等优势成为知名的“中国过滤之乡”。但在如何激发新的活力,推动我市过滤分离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

        一、存在问题

      (一)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多数集中于液压过滤领域,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同一市场,尤其是军品领域,该领域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而利润却颇为丰厚,导致了企业之间激烈的恶性竞争。相比之下,民品领域的市场需求虽然庞大,但利润相对较低,因此企业在投入方面显得较为保守。此外,多数企业在滤芯、滤器及过滤装置等方面都有所涉足,但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配套的氛围尚未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产品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主要以滤芯、过滤元件等部件为主,而对于过滤器、过滤设备及智能成套功能型过滤系统的开发力度相对较弱。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也影响了市场的整体竞争力。

      (三)后续人才支撑不足。作为三线城市,我市的人才吸引力相对有限。尽管政府出台了一些人才政策,但吸引力不够且兑现不够及时,导致行业内的人才流失严重。这进一步影响了研发队伍的完整性和有效的配套产品市场开发力量的形成。

      (四)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全市过滤分离企业营业收入超亿元的仅有6家(不包含平原滤清器、平和滤清器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最高的为胜达过滤2023年营收为3.6亿元,其余5家(德源净化、新利净化、利菲尔特、万和过滤、平原流体控制技术)均不足1.5亿元,90%的企业为规下企业,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偏弱。

        二、意见建议

      (一)引导行业增强合作,实行产业链差异化发展。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共享、市场分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实行差异化发展,避免在同一细分领域内的过度竞争。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展会、研讨会,拓宽企业视野,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引导企业向更高端、更细分的市场领域发展。

      (二)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依托我市食品、化工、制药、水泥等行业深厚基础,引导企业发挥现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加速振动筛分和过滤技术融合发展,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多功能应用产品。鼓励企业加大在过滤器、过滤设备及成套技术等高端产品上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支持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和技术改造,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人力资源优势。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我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提高人才待遇,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过滤分离行业。鼓励企业在一、二线城市建立研发中心,吸引高端技术人才,通过数研协同,提高公司新产品开发水平。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体系,共同培养行业所需的专业人才。鼓励企业引进行业内技术、管理人才,建立内部培训体系,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四)培育壮大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企业培育,加快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支持指导过滤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市级及以上研发平台,提高创新能力。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提高企业规模和综合实力。支持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速引导行业集聚发展,做强、做大新乡过滤产业集群,使“新乡过滤”成为行业知名品牌。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人民东路甲一号
电话:0373-3699555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乡市委员会
豫ICP备2021002182号-1
豫公网安备 41070202001151号